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

山陕会馆是干什么的 什么的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是干什么的

山陕会馆是干什么的 什么的山陕会馆?

河南为什么这么多山陕会馆?

什么的山陕会馆?

现在河南很多地方都留存“山陕会馆”古建筑,那么为什么河南会有那么多山陕会馆?山陕会馆有什么作用呢?

会馆是明清时期异乡人在客地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它产生于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发展于明朝中叶嘉靖万历时期,清朝已达到了它的兴旺时期,差不多有异乡人聚居较多的地方,就有会馆的出现,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明清之际山陕商人、天南海北的进行贸易贩运活动,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西到青海、新疆,南到广东、广西,北至宁夏,东至沿海各省都有其所修会馆。

那么为什么河南会有那么多山陕会馆?

豫,陕,晋三省出产的东西是对方需要的

豫 、陕 、晋三省接壤,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明清之际由于人口急剧增长所产生的需求拉动 , 使各地各具特色的经济均有所发展。

山西所产的矿产、铁器、煤炭主要销往河南,陕西所产的木材 、药材、水烟、皮货也顺渭河而下贩运河南 。而河南作为中原的产粮大省, 其粮食大量地接济山西和陕西。在明清时代河南由于广产粮食,人们将余粮转化为酒曲而大量贩运到陕西和山西,这样豫 、陕 、晋三省就形成贸易往来,密不可分,这样就需要建立会馆来经营生意。

河南巡抚胡宝泉报告说: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仅十个月河南运往山西和陕西的粮食就有 “二百三十一万六千万石以上”。

地理因素

从明代洪武年间山陕商人主要从事江南和塞北之间的盐、布和茶叶贸易

。山陕商人到江南贸易主要经河南到临清,然后利用运河水道,贩运江南布匹和茶叶到西部 。那时的山陕商人从江南贩运棉布茶叶经大运河到临清 , 然后入黄河水运到开封的王家楼、孙家湾起车 ,再用骡马经郑州、洛阳 、陕州的东官道驮运到陕西 。

徽商黄汴所写的《天下一统路程图记 》记载:“陕西河南两省, 大同 、宁夏等边,苏杭客货, 皆由南北两河而上至汴城王家楼或孙家湾起车至陕西 。”

因此 ,山陕商人要想与江南人贸易,需要经过河南,这样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中原各地。

河南人多,适合贸易

明清之际河南是人口大省, 但是当时的河南人不善于贸易 , 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河南居天下之中, 人口众多 ,地理位置优越 ,是商业活动的理想场所 。

光绪《扶沟县志 “风俗 ”》(卷二 )中说:在扶沟县也是民 “安土重迁 ,多老死不出境外者 ”。

扶沟县的人很多老死都不到别的地方去,这给山陕商人提供了及其有利的经营市场和投资空间 ,使他们以河南作为自己经营的主要区域和市场。

乾隆《唐河县志 “风俗 ”》中有 “盖以秦晋之氓聚居贸易 ,乘乡民缓急称贷而垄断取盈 ”的记载 。

因此, 河南各地市场正如光绪《南阳县志》中 描述的那样:“水陆之冲, 商贾辐辏 , 而山陕之人为多 ”,使山陕商帮在河南客帮中占显著的优势。

这三个要素都使得河南成为明清山陕商人从事经贸活动的主要区域和投资的主要市场 ,山陕商人的足迹遍布了豫中 、豫南和豫北的各个角落。

修建山陕会馆是为了贸易

明清的山陕商人为了联络乡谊, 推广他们在河南的经贸事业 ,在流寓和经商的各地,又集资修建会馆。

明清时期交通的便捷、生产力的发展为贩运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熏染出的不同语言、文化习俗又构成了商人们谋求发展的障碍,同籍商人的会馆由此有了内驱力,他们开始模仿官绅会馆并发扬光大。

会馆是明清时期异籍同乡人士在客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它适应社会的变迁而产生,又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在对内实行有效整合的同时,又不断谋求与外部世界的整合。

会馆有公约,要求会员遵循规章制度,维护集体利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有的人于会馆创建之初便要求会馆发挥编户齐民、辅助治化的功能。立足于此,会馆有时还可以解决内外纠纷。

明代嘉万年间以来,人口数量的增加,货币财富的积累,刺激了人们消费欲望的膨胀,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活必需品质量提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口增长促进了消费。

山陕会馆是山陕人的乡愁

明清时代,到外地贸易的商人数量激增,他们常常是背井离乡只身一人经商于外,很难融入当地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这便需要有一个替商人分散乡愁,感受家乡文化以打发时光的场所。会馆作为以地域乡土为纽带的行帮办事机构,常常会在客商寄居之地营造浓郁的乡土氛围,使商人们在听戏观舞的过程中忘怀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乡愁,在与同乡的交往中释放内心的孤独。

山陕会馆寄托山陕人民美好愿望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剧,使贫富不定,富贵无常。持钱擎重的商人,常常成为土匪强梁追杀的对象,商业风险所导致的破产歇业,身财俱亡的悲剧时有发生,人们只得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通过祭祀神灵来释放市场风险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并祈祷生意和顺。这便需要有一个敬拜神麻的庙堂,所以山陕会馆多呈现出“馆庙合一”的格局。

山陕会馆本身就是市场 。明清山陕商人在 河南修建的山陕会馆,一般都祭拜关公 ,被称为关帝庙或山陕庙。人们在逛庙的时候常常会购买物品。

道光 《沁阳 县志 》(卷二)载:河南沁阳山陕会馆 “祠内宽敞, 两 厢均有回廊,以为买卖摆物置棚之所 。”

河南周口山陕会馆,也称关帝庙, “在庙内许多地方, 原来都开有商业店铺,人们在瞻拜关帝之余 ,顺便可以逛逛市场, 买点东西。

《阳原县志 》(卷十八 ) 载:河南阳原县山陕会馆 “庙会 ……六月中旬举行, 均以售百货为主”

明清之际山陕商人多在河南的经贸活动与修建会馆, 与当时河南民众的开放意识有关。

因为当时河南人都不外出贸易这给山陕人提供了贸易机会。河南人欢迎山陕商人到河南经商和投资。山陕商人能够抓住政策和商贸机遇,锐意进取,推动河南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增长,而他们也为了能更好做生意就在河南多地建立山陕会馆,会馆的建立也能缓解在外地贸易山陕人的乡愁。

相关文章